20岁小伙月入6000背百万房贷:没必要冷嘲热讽 环球最资讯
2023-06-01 21:55:07来源:顶端新闻
文|和光
【资料图】
月薪6000,房贷6000,年纪轻轻身上就背起了百万房贷,为了还房贷,白天要上班,晚上还要去夜市摆摊,湖北小伙小何的经历,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。
小何刚二十出头,2020年中专毕业,现在在武汉一个工地上当技术文员。去年家里给小何买了一套房,家里每个月帮他还2000元的房贷,剩下的4000元自己还。他每天从工地下班后,就去自己的小摊卖小吃,一般会从五点半摆摊到十点。
当事人回应截图。
对于小何和家人的选择,赞同的有,反对的也大有人在。前者称赞他是努力发光的年轻人;后者则嘲讽他是“发光的还贷人”,认为他年纪轻轻就为了房贷辛苦奔走,实在是不明智。
个体或者家庭买不买房,是个人选择。外人讨论得热火朝天,但是自己的家境到底怎样,小何和家人最清楚。刚需家庭趁着孩子年轻机会多,早早在武汉这样的大城市买好房,对孩子是一种鞭策和鼓励,也是一种变相攒钱,这在过去,符合人的经济理性,也是一种主流的选择。
更何况小何的条件,已胜过很多漂泊在外的打工人。家里给他出首付,每个月帮他还部分贷款,必要时候还可能给他兜底,这是他的底气。
小何的摊位在武汉一个高校附近,一个月摊位费有1000多元,卖的是一种类似于土豆泥的小吃,操作起来并不难。他在工地的工作,每天中午有2个小时休息时间,中午收拾好,下午下班后出去卖。
虽然一天工作14个小时,但是从强度来看,对一个精力旺盛的小伙子来说,这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。
在回应里,小何说并不觉得房贷是压力,不觉得累,很有可能是实情。
当事人视频账号截图。
小何本人不觉得苦,但很多网友却叫苦连天。而叫苦的背后,与其说是讨论要不要活得这么累,不如说是为房贷疲于奔命值不值。
年轻人该不该买房、背负高房贷,社会早有讨论。类似“愿意买房还是租房”的话题,每次在社交平台都能引起不小的波澜。在豆瓣有两个著名小组,一个叫“不买房”,一个叫“社畜买房共进会”,这两个在投资理念上泾渭分明的小组,多年来也成为媒体一直观察的参照物。
一些经济学者也经常对此发表观点,比如经济学者姚洋就不止一次表示,年轻人不要轻易买房。他认为未来房子已经不是绝对保值增值的好手段。为了一套房,掏空几代人的口袋,一个个年轻人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来,没有理想和生活,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无效内卷的状态里,失去了向前发展的动力,实在不是什么好事。
视频截图。
如果说之前的分歧,主要是投资观和人生观的差异,如今经济下行,这类讨论有了更现实的意义。不少城市下调房贷利率,房价上涨预期减弱,很多人笑言提前还房贷就是在理财,更多的家庭也在观望是否要买房。在这一背景下,月薪6000房贷6000,是不是符合经济理性,自然引人争议。
小何在回应里提到“不甘成为一个平凡的人”。他学历不高,只是中专毕业,毕业后做过网店、跑外过卖,甚至还洗过车、发过传单。现在能在工地当技术文员,月薪6000元,也算是一种跃升。看得出来,他是个踏实肯干的人,他可能也相信,通过辛勤的打拼,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。
但个人人生的跃迁,除了自己的努力,也要靠时代的成就。就像现在很多中产家庭,之前行业的发展,不断翻倍的薪水,让他们过上体面的生活。然而,一旦被裁,高房贷就成了压在头上的噩梦。就业机会缩减,失业后很难再找到高薪的岗位。这时,无论自己多么努力,都很难再回到以前的生活。
在社交平台上,鼓励小何的声音不多,质疑的人,并不一定是怀疑小何的能力,更多是不确定,自己能不能一直走在一条上升的道路上。如果人没有信心维系目前的收入,没有增收的预期,那确实没有成为房奴的勇气。
关键词:





南宁铁路公安“寻包达人”两年收到旅客锦旗116面
福建平潭海警出击 破获一起涉嫌走私冻品案
齐齐哈尔市龙江县警方破获一涉案200余万元的“帮信”案件
北京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7例、无症状感染者2例
浙江东阳警方通报:剧组因拍摄致猫死亡等事实不成立
天津大学留学生志愿者:同天津人民一起守护共同的家园
永远意气风发!平均年龄62岁的教授合唱团重阳节唱响
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“羲和号”成功发射
人社部副部长李忠: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 营造鼓励创新氛围
中国驻俄使馆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共同举办“新疆是个










